
宋旭民
11月11日,市民期待已久的2011中国(江门)侨乡旅游节隆重开幕,在此前后,开平的碉楼文化旅游节、新会区的葵乡欢乐旅游节、鹤山的生态旅游节、台山的滨海旅游节和恩平的温泉欢乐节也都相继开幕。
按官方的说法,各区、市的旅游节都隶属于中国(江门)侨乡旅游节,是其分会场。但是,在实际操作中,这些区、市面向公众宣传时,并没有明确点明是侨乡旅游节的分会场,只强调自身的旅游节名号,大有另起炉灶、自立门户之势。这种一盘散沙的状况必然削弱了侨乡旅游节的宣传力度,未能集中力量把这一品牌打好用好。
其实,五邑各地的旅游资源各有特色,互补性强,并不存在相互竞争的情况。比如,台山的特色是滨海旅游,恩平的特色是温泉旅游,开平的特色是碉楼文化旅游,新会的特色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旅游。若能将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,并以一个整体对外推介,这对于各区、市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。
如何整合呢?笔者曾专就此研究过,具体的做法是设计一个“旅游节套餐”,分春夏秋冬四季进行,每个季度依托一种特色旅游资源开展。春季依托新会小鸟天堂搞“鸟文化节”,夏季依托台山上下川等资源搞“海岛旅游节”,秋季依托开平碉楼搞“碉楼文化节”,冬季依托恩平温泉搞“温泉旅游节”。并可把五邑各地的其他旅游资源融汇到这四个旅游节当中。比如,把潮连的大王诞、白水带的观音诞、公坑寺的禾雀花、礼乐等地的龙舟竞渡融合到“鸟文化节”中,组织五邑自然风俗游线路;把华人嘉年华、星光公园、华博馆、五邑名人故居与“碉楼文化节”结合,组织五邑华侨文化游线路;把台山北峰山漂流与“海岛旅游节”结合,组织“激情一夏”旅游线路;把五邑的美食文化与“温泉旅游节”结合起来,组织“叹世界”旅游线路。
那么,要进行这种捆绑推介面临什么困难呢?笔者以为,最大的困难并不是策划或资金的问题,关键还是要各区、市摒弃门户之见。一些区、市总是认为,只有自立门户才能凸显自身特色,才能肥水不流别人田。其实,五邑地区同源同种,历史上就是一家,本身就具有整合的先天条件,而各地在全省全国虽然都有一定知名度,但都叫得并不响亮,只有抱团作战,才可能把名气叫得更响。当影响扩大了,旅游这个蛋糕自然也会变大,各区、市分到的份额也就更多了。可以说,这是一个互利互惠的组合。
再从更高层次说,今后城市发展的趋势,必然呈现“一体化”态势,省委之前就高瞻远瞩地提出“珠三角一体化”的设计蓝图。江门五邑在珠三角当中的排名本来就相对靠后,若内部都分崩离析,其在一体化框架中的话语权就会更显无足轻重,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。故而,五邑内部的一体化对于每个江门市民都具有切身的利益。而要促进五邑一体化,就应从阻力较少的方面寻求突破,旅游领域能做到互利互惠、共赢共荣,就应该在一体化中发挥“先锋官”的作用,先让大家以集体的形象在公众场合“亮亮相”。
如此看来,有关旅游节的整体规划,其意义已不单单局限于做大做强旅游业,而关系到整个五邑未来的发展。故而,还请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对待这个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