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到周末,叫上三五知己一起骑行绿道,已经成了不少市民的选择。 江门日报记者 杨兆宇 摄
每年入秋开始,江门人李沈都习惯找一个周末,带着亲朋好友,到恩平泡泡温泉,洗去一身疲惫,好好休息一下,下一周又是精神饱满的一周。
今年家住北新区的陈波买了三辆自行车,自己、妻子、6岁的儿子一人一辆,此后每周六滨江绿道上总有他们一家三口骑行绿道的身影。
□ 文/江门日报记者 庄英业
A
温泉休闲
【幸福名词】
养生、保健、美容
中共中央在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”中提出了“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”的要求,广东省则明确提出了“建设幸福广东”的奋斗目标,江门的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也勾画出了一幅“幸福侨乡”的宏伟蓝图,这些均表明各级政府关注民生贯彻科学发展的本质。
可能有人会问,“幸福侨乡”的概念是什么?文章前描述的两组镜头应该就是一个“幸福”剪影。江门保护较好的生态资源,发展较完善的生态旅游,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多了一份幸福感。
“每当一段时间工作比较累时,我都会找个周末去泡泡温泉,让伏案工作导致的僵硬四肢都得到放松,然后睡个好觉,第二天就感觉精神特别好。”江门人李沈告诉记者。说起泡温泉,许多人都有李先生这样的感觉,也许正是这种舒服极了的感觉,让人们喜欢上了泡温泉。
近年来,我市温泉景区设施不断升级,不仅有大型的温泉综合度假区,还有五星级标准的温泉酒店,现在的温泉景区,不仅可以泡温泉,放松身心,还具备会议会展、温泉沐浴、运动健身、歌舞表演等多种功能,融养生、保健、娱乐、美容、放松于一体。
说起温泉,不得不提“中国温泉之乡”恩平,它地理位置特殊,处于华南三大断裂带交汇处,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。1997年,随着金山温泉度假村正式开业迎客,恩平旅游产业发展的大门徐徐打开。随后,温泉乐园、帝都温泉、锦江温泉、山泉湾温泉酒店等温泉景区和酒店相继建成开业,使恩平温泉占据江门温泉旅游的半壁江山,而恩平地热资源的优势逐渐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优势,迅速拉动了恩平旅游业的发展。2005年8月,国家公布了第四批53个国家地质公园名单,广东恩平地热国家地质公园赫然上榜,这是江门地区首个国家级地质公园,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地热国家地质公园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恩平将重点打造大田、良西、那吉三镇一体化的地热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区,整合重点领域资源,优化旅游开发布局,大力发展休闲旅游。
记者从市旅游局也了解到,江门旅游“十二五”规划也将重点打造温泉休闲旅游板块。进一步加强恩平中国温泉之乡和国家地热地质公园的旅游品牌建设;各主要温泉旅游区要根据自己的产品进行市场定位,不断深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和新项目推出;利用现代高科技来发展温泉旅游产业,促使温泉旅游产品向休闲化、养生化和高端化发展。
B
绿道骑行
【幸福名词】
放松、健身、低碳
提到生态旅游,不得不提的是绿道,绿道旅游是广东省国民休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现在,绿道旅游已成为广东旅游的新名片、新亮点、新品牌,绿道给老百姓带来实惠,成为真正的幸福之道、健康之道。每逢周末,在大西坑、滨江大道、白水带等绿道段,许多市民骑着单车悠闲地享受着这种低碳健康的出游方式。
2010年12月,江门市绿道贯通仪式在滨江绿道隆重举行,这也标志着省立绿道江门段全线贯通。目前,我市境内有(省立)绿道3号线和6号线,绿道主线总长286.4公里,绿道绿化率达90%以上,连接起了大西坑、白水带、圭峰山、小鸟天堂、南坦葵林、银湖湾湿地、大雁山、古劳水乡,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及恩平歇马举人村、温泉度假区等40多个自然景区和旅游景点,已建成滨江、潮连、荷塘、白水带等17个驿站,自行车租赁点14个,建设停车场28个,规划绿道标识设置点968多个。
据悉,市内绿道按照“都市型、生态型、郊野型”三种类型规划建设,突出滨江山水葵林特色、世界文化遗产特色、侨乡历史人文特色,充分展现了江门市深厚的历史、人文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生态。目前,江门市正全力打造推介4条绿道旅游精品线路,它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,还有沉淀的文化内涵。
此外,各市、区城市绿道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投资约1203.45万元。
C
生态旅游
【幸福名词】
自然、和谐、可持续发展
我市地域广阔,山环水绕,风光秀丽,名胜众多,人杰地灵,拥有山、河、湖、海、泉、森林、奇树、湿地、鸟类和猕猴栖息地、海豚保护区,生态资源之丰富居广东省前列。我市森林覆盖率43.6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,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生态城市,有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、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、川岛省级猕猴自然保护区、小鸟天堂湿地、银洲湖湿地等自然生态旅游项目。“一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房地产开放,而随着房地产泡沫的产生,限制了当地旅游的发展,江门的生态资源保护得很好,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。”市旅游局局长程步一说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江门将重点打造生态湿地游览区、森林度假区、乡村生态旅游板块,为江门人创造更多自然、和谐的生态旅游地,为建设“幸福侨乡”、提高市民的“幸福指数”添砖加瓦,打造创造自然、和谐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。市旅游局局长程步一说。
打造生态湿地游览区:分别以小鸟天堂、银洲湖和古劳水乡为中心,建设3个各具特色的生态湿地游览区,带动新会的崖门古炮台对岸,崖南围垦区。
打造森林度假区:分别以圭峰山、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雁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中心,建设3个各具特色的森林度假区,带动河排省级森林公园、七星坑自然保护区、乌猪岛自然保护区、金山森林公园、大沙河森林公园、清湾森林公园、大西坑森林公园等的开发建设。
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板块:以圭峰山、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鹤山、开平乡村旅游资源为主体。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、村落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基地,大力发展生态、观光农业、乡村旅游等项目。
【后记】
江门旅游“十二五”展望系列报道到此结束,系列报道从滨海旅游、文化旅游、旅游产业、生态旅游四条主线入手,展现江门旅游“十二五”发展蓝图。
可以预见的是,“十二五”时期,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,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将持续增长,居民消费结构将会发生深刻变化。目前,我国旅游消费需求已经达到爆发性增长的基线,随着公众假日、休息日、带薪休假等休息时间趋近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,一个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将在“十二五”时期加速形成,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。
“十二五”是旅游业“黄金发展期”和转型升级攻坚时期,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,全社会人民的关心支持下,江门旅游定能成为珠三角旅游强市,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。